税收风险管理作为现代税收管理理念,对于防范税收流失,规避税收执法风险,净化税收环境,提高税收征收管理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税收风险分析是实施税收风险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是实施主动性防范执法风险的重要环节,更是提高税收管理绩效的重要途径和前提条件。因此,税收风险分析在风险管理乃至税收征收管理过程中处于重要的核心地位,是我们在实现税收现代化进程中,在转变税收征管方式实施分类管理改革体制新形势下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一、税收风险分析对提高管理绩效的作用

税收风险分析是在充分运用税收信息“大数据”,围绕税收风险管理目标,从税收经济运行结果入手,通过税收风险识别、风险排序、风险处置、绩效评估以及过程监控等措施,探索规律,寻找、发现可能存在税收风险点,帮助科学决策,指导税收征管绩效的分析活动。

(一)夯实税源管理的需要。税源是税收经济的来源。由于税收个体的差异化,这要求我们必须运用数学统计理论,综合采用行业税负比较法、各税收与关联经济指标比对等方法,分行业、分税种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重点排查高利润行业、经营流动性的大行业、新型行业及难以监管行业。把这些税源管理难点,确认为税源管理风险点,并切实转化为税收。

(二)提高风险管理的需要。税收风险分析是风险管理的基础,是风险应对、绩效评价等环节的第一步。税收风险分析既是对征管质量的二次检查,也是对税收执法过程的再次评介。如果风险管理分析存在无针对性、无靶向性、无成果化,则税收风险管理就失去了其生存的土壤。因此,税收风险分析是风险管理形成完整闭合运行环链的一个重要环节,其自身也必须纳入监控之中。

(三)加强依法治税的需要。税收风险管理的对外目标,是构建依法纳税,提升纳税人遵从度的良好环境。通过税收风险管理,最终达到消除风险点的目标,对于税务行政相对人来说,是一次依法纳税的再教育,一次纳税意识的再提高,同一或者类似风险点可以起到一点带面的警示作用。因此,税收风险分析的社会意义,法治责任,必需要依靠税收风险管理绩效评价,来对依法治税工作进一步夯实。

二、税收风险分析影响管理绩效的主要问题

分析税收风险最终是为了防范和化解税收风险。为此,我们必须对可能出现的税收风险进行有效查找,从而寻找对策,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一)信息采集与共享管道不畅通。从内部的征管来看,涉税信息主要存在于申报资料以及企业财务报表等有限静态资料上,缺乏全程动态监控机制,信息存在于金税三期系统以及原来大集中系统,形成一个个“信息孤岛”;从外部的信息来看,第三方信息有效性不高,持续性不强,数据更新不及时。无论从内部还是外部体制来看,系统间数据信息难以有效交换,数据资源无法实现充分共享利用。

(二)数据质量与管控机制不到位。数据质量是做好税收风险分析的基础,没有高质量的数据作保障,税收风险管理就失去靶向性。税收实践中数据质量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是数据标准、格式、接口不够统一规范,涉税数据多头采集,口径不一致,导致风险管理工作出现无效劳动、垃圾信息、生产效率低下等问题。

(三)数据分析和增值应用不充分。现阶段税收数据的利用存在局限性、肤浅性、碎片化,表象上主要表现在仅仅局限于基本汇总、分类、简单计算,以及对税收现象的陈列式描述。缺乏通过现象看本质的穿透力,而不能从全域、行业等深层次对税源进行动态分析和对比,不能把静态数据变成动态信息,涉税数据服务于税收工作,转化为现实税源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从而导致数据分析和增值应用不充分。

(四)风险应对和处理质量不过关。风险管理分析结果指向风险应对和处理结果。税收实践中往往存在着不注重实质,流于形式,实地调查取证难进行,疑点消除解释不明确,第三方数据查实不彻底、纳税评估结论简单粗略、欠税处理不及时、应对人员业务素质亟待提高等问题,很难充分发挥风险警示提醒和纳税辅导的作用。

三、加强税收风险分析工作的对策

实际工作中,税收风险管理工作渗透到税源管理和税收执法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建立一种适当的风险管理机制,使之系统化、规范化,可以更好地发挥指导作用,积极解决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是一个永恒的课题。

(一)明确职责职能分工,实现风险管理分析的层级化。转变税收征管方式实施分类管理改革体制,实现了风险管理的统一“扎口”管理,而风险管理分析应建立分工协作的大格局。收规部门主要从事税收风险的经济与税收宏观分析,政策法规部门主要从事税收程序性风险分析和政策性风险分析,信息技术部门主要做好风险异常信息的筛选和归集工作,而重点税源部门和风险应对部门,主要针对8个体风险点开展微观风险分析和典型案例分析。只有这样才能形成风险管理分析中的全方位,多维度,实现风险管理分析的层级化。

(二)统一数据监控平台,实现风险管理分析的信息化。税收风险管理的统一“扎口”管理,仅仅是风险推送的统一管理,而风险点分属不同层级、不同部门和不同岗位,涵盖涉税事项的日常管理、基础资料、事前预防、事中审核、事后监督等方面内容,连接减免税、行政处罚、税收优惠、欠税管理等税收管理业务,建议整合建立风险管理的专业化信息统一平台,将所有风险点集中,明确风险数据的等级、类别、规模、风险提示内容,有效运用风险管理平台审核风险应对情况。

(三)拓宽第三方信息,实现风险管理分析信息多元化。第三方信息是税收风险管理分析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日前,青岛市建立了大数据发展体制机制,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的推进大数据发展协调领导小组,并整合设立了大数据发展促进局,形成了大数据、电子政务、信息资源、政务公开和政府网站五位一体统筹协调发展的新机制。青岛地税正在积极参与到大数据的格局中,拓宽获取管道,完善基础信息收集机制,加强与银行、国税、工商、财政、国土、房管等部门的信息共享,特别是注重通过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兴技术采集的数据以及充分运用纳税人生产经营信息的第三方信息,有机整合形成税收大数据,为风险管理提供多渠道信息支持。

(四)注重绩效考核,实现风险管理分析的考核标准化。税收风险管理分析关键是建立科学的绩效考评体系,设定标准的考核指标,提高风险应对质量和效率,将风险应对工作纳入绩效考核范围。建立与风险管理的各岗位对应的绩效考核制度,明确落实责任和奖惩制度。加强对风险应对监督控制,明确规定风险应对的措施、方法、步骤,注重事后监督和评价。实施过程优化、督办到事、考核到人,形成机制健全、责任具体的绩效管理机制。

(五)提升综合能力,实现风险管理分析的知识专业化。风险管理分析涉及税收、计算机以及数学、统计、法律等学科,亟待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要提高风险管理分析的学习力,加强学习培训,开展综合性、针对性、具体化业务知识培训,通过以案例讲评、实地风险核查形等式提高干部综合业务素质,特别是提升税收风险管理分析的综合素质能力。要提高风险分析的处理能力,将风险管理融入日常税收工作,完善风险应对处理机制,对税收工作各关键环节实时监控。要提高风险管理分析的责任意识,结合“一案双查”和“一岗两责”的要求,增强风险管理的责任意识、廉洁意识,确保责任清晰,目标明确,执行到位。